免费咨询电话:400-8789-888
News
400-8789-888
2025-08-13 13:36:38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字体: [ 大 中 小]
2024年盛夏的晚风卷着写字楼里的冷气,汇智公司的张总将一叠合同推到会议桌上。最上面的《资金委托管理合同》边缘泛白,去年签约时盖在落款处的鲜红印章,如今像块褪色的补丁。
合同里写得清楚:委托宏业公司管理的两千万资金,每季度按盈利的七成分配收益,期满一年即办理清算。可从2024年4月开始,本该到账的收益就没了踪影,如今合同到期已过半月,对方的电话要么无人接听,要么就是转接给永远“正在处理”的客服。
张总翻开笔记本,3月份的收益核对单上,宏业公司的财务章盖得歪歪扭扭,数字旁有处可疑的涂改。他记得当时对接人小王支支吾吾,说系统出了点故障,过几天重发。这一拖,就拖到了合同期满。
行政部的小陈抱着纸箱进来,里面是半年来的邮件存根。最早的几封催款函还带着打印时的温度,后来的邮件主题越来越急:“关于收益分配的再次提醒”“清算事宜函告”,最新一封的发送时间是凌晨三点,收件箱里只有自动回复的“已读”回执。
张总走到落地窗前,对面大厦的“宏业资本”四个字在暮色里亮起来。去年签约时,他曾站在那间能俯瞰江景的办公室里,看着对方老总指着大屏上的收益率曲线,说这是“稳赚不赔的配置”。现在想来,当时茶几上那盆发财树的叶子,好像已经有点发蔫。
法务部整理的材料里,有份宏业公司的公开财报,净利润同比下滑了三成。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小王在电话里提过一句“最近市场波动大”,当时他没在意,此刻却觉得那句话像根细针,在合同的字缝里扎出了无数小孔。为了拿回钱款,汇智公司联系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律所委派律师纪璇、贠兆麟代理此案。
接受委托后,冠领律师第一时间梳理案件材料,发现双方争议焦点集中在法律关系性质、委托范围、期限及收益分配等核心问题上。律师仔细研读《资金委托管理合同》电子版条款,逐字核对微信聊天记录中关于委托期限“五个月可延至十个月”的表述,以及收益分配比例的沟通细节,为界定委托理财关系夯实基础。
针对宏业公司主张的“借贷关系”说法,律师系统整理证据链:将2023年7月汇智公司标注“投资款”的400万元转账记录,与双方此前讨论委托理财的微信沟通记录相互印证,清晰呈现委托理财合意的形成过程;同时指出宏业公司未能提供任何关于借款期限、利息的约定证据,从正反两方面驳斥其主张。
在委托范围认定上,律师聚焦合同中“股票二级市场交易品种”的约定,逐一核查宏业公司证券普通账户、两融账户及期权账户的交易流水。律师发现,两融账户的操作源于普通账户股票转出,期权账户资金亦来自两融账户收益,三者存在明确资金流向关联,为准确核算收益奠定基础。
关于委托期限,律师结合合同“第一笔交易为起始日”的约定,锁定2022年8月宏业公司首次交易时间;同时依据微信记录中双方未明确终止委托的事实,主张以起诉状送达日为终止日,为收益计算确定合理时间范围。准备就绪后,律师代理汇智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庭审中,冠领律师指出,宏业公司所主张的“借贷关系”缺乏任何事实支撑,双方2021年7月间关于委托期限、收益分配的微信磋商记录,以及汇智公司标注“投资款”的400万元转账凭证,已形成完整证据链,足以证明委托理财关系成立;同时,宏业公司(删空格)证券普通账户、两融账户及期权账户的资金流向存在明确递进关系,均属合同约定的“股票二级市场交易品种”范畴,理应纳入委托范围;而以2022年8月首次交易为起始日、起诉状送达日为终止日的期限认定,既符合合同约定,也与双方实际履行情况一致,据此核算的186万余元收益,扣除合理管理成本后,宏业公司应向汇智公司支付相应款项,即94万元收益。
2025年2月,经法院审理,判决宏业公司在规定期限内向汇智公司支付委托理财收益94万元。至此,这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圆满解决,汇智公司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冠领律师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也得到了汇智公司的高度认可。
撰稿人:毛梦遥
审核人: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