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8789-888
News
400-8789-888
2025-08-15 13:47:20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字体: [ 大 中 小]
北京的深秋,大兴的某个小区路上被金黄的银杏叶铺满。李嵘坐在家中,望着手中泛黄的借条,眉头紧锁。这张纸条上写着“今借到李嵘人民币拾万元整,借款人赵庆来,2014年5月12日”,可十年过去,钱却一分未还。
李嵘与赵庆来曾是生意伙伴。2014年,赵庆来因生意资金链断裂,急需周转,便向李嵘开口借钱。李嵘二话不说从家中保险柜取出积蓄,亲手将现金交到他手里。出于信任,李嵘连利息都没提。起初,赵庆来还常来家里坐坐唠家常,可随着他搬去外地,联系便渐渐断了。借款到期后,李嵘几次打电话催要,对方总以“再宽限几个月”搪塞,后来连电话也不接了。
2025年初,李嵘的妻子查出腰椎问题需要手术,家里积蓄所剩无几,而另一边赵庆来仍然杳无音讯。和妻子商量后,李嵘决定向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寻求帮助。律所经过研判接受委托,委派律师袁雨露代理此案。
介入案件后,冠领律师与李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听完李嵘的讲述,律师立刻抓住了案件的关键漏洞:借款是现金交付,既无银行流水佐证,又无书面催收记录,若赵庆来矢口否认,诉讼风险极大。更棘手的是,借款时间已过去十年,诉讼时效问题也可能成为对方抗辩的理由。
于是,律师立即计划固定证据,指导李嵘以“商量还款计划”为由联系赵庆来,并全程录音。电话里,李嵘提及当年借款细节:“老赵,2014年5月我在家给你那10万现金,你说年底还,现在都十年了……”赵庆来起初含糊其辞,但面对事实,最终还是松口承认欠款,并承诺“尽快还清”。拿到这份关键录音后,袁律师立即代理李嵘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庭审中,赵庆来一口咬定“时效已过”,冠领律师见状当庭提交了录音证据,并援引《民法典》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明确指出:李嵘在借款到期后多次催要,且赵庆来在录音中明确承认债务并承诺还款,诉讼时效因此中断,债务关系依然合法有效。
听到录音中自己的亲口确认后,赵庆来的态度明显松动。见状,冠领律师趁势提出调解方案:“既然双方曾是朋友,不如各退一步,年底前一次性还清本金,利息部分可适当让步。”调解过程中,冠领律师不仅从法律角度向赵庆来分析了拒不还款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还以两人多年的交情为切入点,耐心劝解。
多番沟通后,赵庆来的态度逐渐缓和。2025年7月,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赵庆来于2025年12月31日前偿还李嵘借款共计10万元。
回望这场纠纷,冠领律师的专业与细致贯穿始终。从证据固定到温情调解,每一步都精准踩在法律与情理的平衡点上,既维护了当事人权益,也为一段旧日友谊保留了最后的体面。(文中除代理律师外,当事人均为化名)
撰稿人:陈雨欣
审核主编:段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