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咨询电话:400-8789-888
News
400-8789-888
2025-11-21 14:24:02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字体: [ 大 中 小]
2024年10月12日,北京深秋的午后,刘福贵(化名)因“恶心呕吐2天”被家人送至北京市某区医院就医。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完成点到腺恶性肿瘤切除术,本应是康复的关键时期,却因不完全肠梗阻再次入院。

接诊医生询问病史时,家属提到患者9天前刚在肿瘤医院做过CT检查。医患双方商议后决定先行观察,这个看似平常的医疗决策,却成为后续纠纷的起点。
10月15日下午,病房里的气氛突然紧张。刘福贵出现严重腹泻,排出的竟是鸡蛋大小的肠粘膜。家属六次恳请医生进行感染指标检查,但得到的回应始终是“再观察”。当刘福贵最终出现抽搐、昏迷、休克时,家属的情绪彻底崩溃,拨打了12345市民热线求助。
随后北京肿瘤医院专家开始远程介入治疗过程。通过建立的微信群,专家实时指导抢救,但现场医护的配合度让家属备感无力。ICU抢救期间,家属甚至需要自行购买急救药物,这种种遭遇让刘福贵一家陷入了深深的无助。
经过抢救,刘福贵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不得不接受回肠造口术。随后的六个月里,老人每天都要忍受造口护理的痛苦。更令人心痛的是,康复过程中出现了牙齿松动、听力下降、尿失禁等后遗症,一个原本精神矍铄的老人变得虚弱不堪。
面对身心重创,刘福贵家属找到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寻求帮助,律师景成坤受律所指派代理本案。接案后,冠领律师开展了系统性的证据整理工作。律师发现,本案的关键在于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损失金额的合理计算。
通过对病程记录的逐条分析,律师梳理出医院在病情观察、治疗措施选择、抢救配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律师详细核算了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损失,为调解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冠领律师代表患者方与医院展开了多轮谈判。律师重点阐述了几个核心观点:医院对术后并发症的预见和应对不足;治疗过程中存在明显疏漏;患者损害后果严重且部分不可逆。经过沟通,双方于2025年10月23日达成调解协议:该医院一次性赔偿刘福贵各项损失共计20万元。
为确保调解协议的有效执行,冠领律师又代理当事人向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律师提交了完整的调解协议和相关证据材料,详细阐述了协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法院经审查后于2025年10月24日作出裁定,确认调解协议有效,赋予其强制执行力。这一法律程序为患者权益上了“双保险”,若医院未按约履行,刘福贵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本案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实现了纠纷的高效化解与双重保障。冠领律师的专业代理,不仅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合理赔偿,更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赋予了调解结果强制执行力。这种纠纷解决方式,既避免了漫长的诉讼过程,又确保了维权效果。在法律框架下,即使面对专业壁垒高的医疗纠纷,患者权益也能得到有效维护。司法确认制度为调解结果装上了盔甲,让公平正义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




撰稿人:霍雨菲
审稿人:董振杰
文章类型:原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