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8789-888
News
400-8789-888
2025-09-26 10:32:46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字体: [ 大 中 小]
2023年11月,四川小伙张俊(化名)入职了一家位于广东广州的科技公司。公司承诺的年薪颇具吸引力,加上年度22.5万元的绩效奖金,本应是一份稳定而有前景的工作,可现实的发展却并未如张俊预期般顺利。
从2024年初开始,公司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发放绩效奖金。每当张俊询问人力资源部,得到的都是“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再等等”的推诿之词。无奈,张俊只得继续等待。
转折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周五傍晚。那天,张俊在公司附近与一名路人发生争执,双方情绪激动之下产生了肢体冲突。然而张俊没想到,这场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纠纷,最终却影响到了他的工作处境。
周一回到公司后,张俊隐约感觉到氛围有些异样。休息间隙,部门领导找到张俊,严肃地指出“张俊个人打架行为已经严重违反公司纪律”。很快,2024年12月30日,一纸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摆在了张俊面前。
面对这样的结果,张俊感到十分委屈。他认为公司只是借此次偶发事件作为由头,逃避支付绩效奖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俊决定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并在朋友的推荐下联系了北京冠领(深圳)律师事务所。律所经过研判接受了委托,委派律师李灵龙代理此案。
接受案件后,冠领律师仔细调取了相关材料,发现公司所谓的“违纪证据”大多捕风捉影,尤其是关于打架事件的描述,与公安机关的询问笔录严重不符。笔录中明确记载:张俊并非主动挑衅方,且事后积极配合调解,可公司却刻意扭曲事实,试图掩盖其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实质。
律师告诉张俊,由于我国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前置”原则,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需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于是,律师整理好办案思路,便先代理张俊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仲裁庭上,公司方继续强调张俊“违反纪律”,并出示了几份监控录像和内部报告。冠领律师不慌不忙,当庭提交了公安机关的笔录,指出公司证据的片面性和误导性。律师进一步指出,公司未及时支付2024年度的绩效奖金和加班费,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完全没有事实依据。2025年2月,仲裁委审理后作出裁决,支持了张俊的部分请求,裁定公司支付各类赔偿共计34万元。
对此结果,科技公司表示不服并拒绝履行支付义务。为了尽快解决这一纠纷,冠领律师在征得张俊同意后决定采取“以诉促调”的方式,在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同时,积极寻求调解可能。
庭下,律师主动找到科技公司,从诉讼风险、企业声誉、时间成本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若坚持诉讼可能面临更高的赔偿金额和负面影响,并建议双方各退一步,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矛盾。
经过多轮谈判,科技公司表示愿意调解。2025年7月,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科技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前向张俊支付25万元和解款,逾期则需按照仲裁裁决书的结果支付34万余元和解款,科技公司确认与张俊的劳动关系于2024年12月30日解除。
本案中,冠领律师及时介入,精准剖析了公司对员工处置的不当之处,维护了委托人的权益。《民事调解书》作出后一周不到,张俊顺利拿到了25万元和解款,对冠领律师表达了真心感谢。
撰稿人:陈雨欣
审核主编: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