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8789-888
News
400-8789-888
2025-09-30 10:41:49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字体: [ 大 中 小]
人们常说“借钱容易还钱难”,已经年过六旬的齐阿姨对此更是深有体会。自2019年起,齐阿姨借给朋友王先生的43万元就像石沉大海,每次催要对方总是以“再等等”“很快还”搪塞过去。而花甲之年的齐阿姨由于不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催要还款,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2025年9月,在北京冠领(朝阳区)律师事务所律师的帮助下,这起拖了多年的借贷纠纷终于在西城区人民法院画上圆满句号。
事情要从2019年说起。当时齐阿姨通过朋友认识了做生意的王先生。从2019年12月到2021年6月,王先生以公司资金周转为由,先后向齐阿姨借款43万元。出于朋友情谊,齐阿姨通过银行转账和微信支付等方式分多笔将钱借出,连第三方的账户都按照王先生的要求进行了转账。
当时王先生对齐阿姨称公司急需用钱,出于信任和朋友关系,齐阿姨借款时并没有与对方签订书面协议,也没约定具体还款日期和利息。没想到,这笔借款一拖就是好几年。期间她曾多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催要借款,对方虽口头承诺还款,却始终未有实际行动。直到2025年初,在多次沟通无果后,齐阿姨来到冠领律所寻求帮助。
冠领律所在了解到齐阿姨的情况后,立即指派律师于水负责齐阿姨的案子。律师在接案后,对案件进行了全面分析。他发现此案虽然事实清楚,但存在几个关键难点:首先是借款时间跨度长,从2019年12月持续到2021年6月;其次是支付方式复杂,既包括直接向借款人账户转账,也有按照借款人指示向第三方账户转款;最重要的是,双方最初并未签订书面借款协议,直到2024年1月才补签借条。
冠领律师深知这类民间借贷案件的关键在于证据链的完整性,于是他立即指导齐阿姨全面收集整理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并对每笔款项的流转路径进行详细梳理。在律师的专业指导下,齐阿姨成功获取了借款人确认借款事实的关键证据,为后续诉讼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2月,在律师的建议下,齐阿姨向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过程中,冠领律师通过精心准备的证据材料,清晰地向法庭展示了借款事实的全过程:从2019年12月31日的第一笔20万元银行转账,到2021年6月通过第三方账户支付的20万元,每一笔资金流向都有据可查。律师特别指出,虽然部分款项是转入第三方账户,但微信聊天记录明确显示这是基于借款人的指示,应当认定为借款的一部分。
针对利息计算这个专业问题,冠领律师引用了《民法典》第67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条款,准确提出自2024年1月19日(借条签署日)起按年利率3.45%计算逾期利息的诉讼请求。这个计算方式既符合法律规定,也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原则。
法院经审理后,完全采纳了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判决书认定:原被告之间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借款金额为43万元;被告应当偿还本金并支付逾期利息,利息自2024年1月19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按年利率3.45%计算,案件受理费也由被告承担。
至此,这笔长达6年的借款纠纷终于落下帷幕,拖欠多年的借款也终于回到了齐阿姨的手中。在此,冠领律师也提醒大家,借款时一定要保留好凭证,必要时及时寻求法律帮助。(文中除代理律师外,当事人均为化名)
撰稿人:霍雨菲
审核主编: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