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咨询电话:400-8789-888
News
400-8789-888
2025-11-13 14:07:14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字体: [ 大 中 小]
2024年7月初的上海,梅雨季节的潮湿闷热笼罩着整座城市。61岁的曾志山是一位有着四十年木工手艺的老师傅。此刻,他正蹲在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翻看手机。招聘网上一条“急招吊顶木工,日结400元”的招工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为了给儿子攒够婚房首付,他还是拨通了招聘负责人刘东的电话。

7月10日清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曾志山就背着装满凿子、锯子的工具包出发了。这次的施工小区是个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他沿着狭窄的楼梯爬上六楼,汗水已经浸透了工装。装修现场堆满建筑材料,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味。雇主提供的铁质马凳已经锈迹斑斑,撑脚上用气泡膜简陋地包裹着防滑。
上午十一点左右,曾志山站在一米五高的马凳上安装吊顶。当他伸手去固定天花板龙骨时,突然听到“咔嚓”一声脆响,右脚下的马凳撑脚猛地收缩,整个人失去平衡从高处坠落。右腕传来剧痛,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他低头看见手腕已经扭曲成不自然的角度。
送医诊断显示:右桡骨粉碎性骨折。主治医生摇着头说:“这么严重的骨折,就算愈合也会留下后遗症,以后怕是很难再干木工活了。”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曾志山心上,他引以为傲的手艺生涯就这样戛然而止。
而雇主陈鹏仅垫付了742元急诊费后就再不过问,反而指责他“自己不会检查工具”。由于是临时雇佣,既没签合同也没买保险,曾志山的赔偿要求在雇主和招聘负责人看来不值一提。看着医药费账单,想到负责人因为他是临时工,没有合同而拒绝赔偿的态度,曾志山的内心充满了苦闷。最让他寒心的是,当时在场的工友竟然成了对方证人,声称“并没有看到曾志山从马凳摔落,且马凳本来没问题”。
在家人的建议下,曾志山来到了北京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寻求帮助,律师钱维玲受律所指派代理本案。冠领律师接手案件后敏锐地抓住几个关键点:雇主提供的工具存在明显安全隐患,未进行安全培训与现场管理。

冠领律师展开系统的证据固定工作,首先调取事发照片,清晰显示出马凳螺丝脱落、孔眼生锈的细节;其次收集微信记录,确认雇佣关系。除此之外冠领律师还走访装修现场,测量马凳高度,检查锈蚀程度。证据梳理完毕后,冠领律师代理曾志山提起了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诉讼。
庭审当天,当对方证人信誓旦旦说“马凳完好无损”时,冠领律师当即出示放大后的照片:“请证人看看,这照片里的胳膊是不是您的?”那张摔坏的马凳特写照片中清晰显示撑脚螺丝孔陈旧生锈,脱落处残留着深褐色锈迹,更重要的是,照片右下角有半截扶着马凳的胳膊,经法官当庭对比,就是处在案发现场的对方证人。照片清晰了显示了马凳上螺丝脱落,孔眼陈旧生锈的细节。
冠领律师特别强调,雇主提供的工具存在安全隐患,且工人首日上班根本来不及熟悉工具状况。尽管曾志山未提前检查马凳存在疏忽,但主要过错在于雇主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最终,法院经审查采纳了律师的代理意见,认定双方各担50%责任,判决雇主赔偿曾志山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10万余元。
这份判决的落下不仅意味着曾志山的医疗费有了着落,更是对临时工人权利保障的体现。临时雇佣关系不能成为降低安全保障标准的借口。越是短暂的用工,越需要强化安全监管,因为临时工往往对工作环境更陌生,面临的风险更高。(文中除代理律师外,当事人名字均为化名)


撰稿人:霍雨菲
审稿人:张冠彬
文章类型:原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