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咨询电话:400-8789-888
News
400-8789-888
2025-11-14 11:55:16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字体: [ 大 中 小]
2025年10月,一场由情感纠葛引发的“接触性诈骗”指控风波,将广东惠州男子范某推向刑事风险的边缘。
范某与申某于2018年底通过网络相识,两人在线上交流中逐渐互生好感,随后发展为恋人关系,还曾有过一段短暂却甜蜜的同居时光。恋爱期间,双方日常往来非常密切,不仅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和照顾,在经济上也常常相互转账。

2025年2月,随着两人感情彻底破裂,申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范某应归还其在恋爱期间所收到的转账款项。然而5个月后,申某又向法院申请撤回全部诉讼请求,转而向公安机关报案,指控范某涉嫌诈骗,导致范某被刑事拘留。
范某父亲是一位退役军人,多年前与妻子离婚后,便一直和儿子相依为命。前两年,他不幸确诊肺癌中晚期,近期因病情复发再次住院。屋漏偏逢连夜雨,得知儿子被刑事拘留的消息,这位饱受病痛折磨的父亲如遭雷击。他强忍着身体上的不适,立刻用手机查找可靠的律所信息,最终拨通了北京冠领(深圳)律师事务所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范某父亲语气急切地讲述了儿子目前的处境,恳请律所能够指派专业律师为儿子提供法律帮助。律所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此案,立即指派梁海峡律师担任范某的辩护人。
律师在会见范某时,耐心倾听他讲述与申某从相识到相恋,再到感情破裂以及后续被指控的全过程,并详细记录下每一个关键细节。随后,律师收集并整理了两人之间完整的转账记录,认真标注每笔款项的时间、金额及对应用途。针对范某提到的“申某提起民事诉讼又撤诉”的情况,律师用范某的身份信息登录法院官方小程序,细致审阅对方提交过的每一页材料。

整理妥当相关证据后,律师着手撰写《不予逮捕申请》,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基于恋人之间的信任与依赖,范某在遇到经济困难时会跟申某诉苦,申某听后会主动向范某转账。因此,案涉款项系双方的自愿赠与,不存在“逼迫”的情形。
第二,感情的维系从不只靠金钱,范某也为这段关系提供了充足的情绪价值。何况他是被追求的一方,家境也不如申某富足,因此其转账金额相对较少是情有可原的,不能仅凭双方转账金额的差异,就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意图。
第三,即使范某存在收款后用于其他消费的个别情况,但两人交往多年,很难保证每一笔款项都会如实使用,这属于恋爱交往时的正常现象。如果认为款项用途不一致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话,这也仅构成“民事欺诈”,而非“刑事诈骗”。
第四,申某曾就本案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之后又撤诉。据了解,系法院向其释明该案主张并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从而劝其撤诉。申某提起民事诉讼的事实,恰恰反映出其最初亦认可纠纷的民事属性。
综合以上信息,根据在案材料来看,公安机关指控范某涉嫌诈骗的证据不足,符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中应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条件。
2025年10月31日,检察机关认为证据不足,需继续侦查,遂不批准逮捕范某,公安机关随即为其办理取保候审。
此案中,冠领律师通过多角度辩护,厘清了民事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帮助范某免于被批捕,让他能够及时回到病重的父亲身边尽孝,为律师这份职业注入了一份温暖人心的现实意义。

撰稿人:许少清
审稿人:董振杰
稿件类型:原创B